<var id="tavsd"></var>
        <delect id="tavsd"></delect><samp id="tavsd"></samp>
        <delect id="tavsd"></delect><delect id="tavsd"></delect><delect id="tavsd"><div id="tavsd"><label id="tavsd"></label></div></delect>
              <label id="tavsd"></label>
                      <delect id="tavsd"></delect>

                      國標《人員密集場所電氣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指南》

                      發布時間: 2023-01-20 作者: 湖北省消防協會

                      1 范圍


                          本文件提供了人員密集場所實施電氣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的指導,包括一般原則、實施步驟、電氣安全因素識別、風險預估、風險評價、風險降低以及文件等。
                          本文件適用于人員密集場所的低壓電氣設備及系統的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4208-2017 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T 4776-2017 電氣安全術語
                          GB/T 22696(所有部分) 電氣設備的安全 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
                          GB/T 22696.2-2008 電氣設備的安全 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 第2部分: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
                          GB/T 22697(所有部分) 電氣設備熱表面灼傷風險評估
                          GB/T 24612(所有部分) 電氣設備應用場所的安全要求

                      3 術語和定義


                          GB/T 4776-2017、GB/T 22696(所有部分)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 概述


                      4.1 一般原則
                          本文件基于GB/T 22696(所有部分)給出的風險評估實施步驟、電氣設備危險源、風險降低措施等內容,結合人員密集場所的基本特征和電氣安全風險,考慮補充相關內容。
                      4.2 人員密集場所的基本特征
                          人員密集場所的基本特征包括(但不限于):
                          ——人員流動大;
                          ——人員密度大;
                          ——人員安全認知差異大等。
                      4.3 人員密集場所電氣安全風險
                          人員密集場所的電氣安全風險來源包括(但不限于):
                          a) 由于人員密集場所的基本特征,導致人員與電氣設備及系統直接或間接接觸產生的風險,例如:
                              1)人員與電氣設備及系統的接觸比一般場所頻繁或總時間延長;
                              2)人員經常性及不確定性外力對電氣設備及系統的電氣結構、機械結構等產生突發性沖擊等:
                          b)由于人員密集場所的基本特征,產生的其他風險,例如:
                              1)為滿足預期要求,導致電氣設備及系統的集中時間滿負荷,甚至過載使用;
                              2)影響電氣安全的固體、液體和氣體的侵入等。

                      5 實施步驟


                          本文件的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是針對人員密集場所進行的電氣安全因素識別、風險預估、風險評價、風險降低的迭代過程,按以下步驟實施(見圖1):
                          a)確定評估對象,即人員密集場所;
                          b)識別人員密集場所的電氣安全因素,對潛在危險、危險處境和危險事件進行分析;
                          c)風險預估,包括預估發生危險的概率和后果嚴重程度;
                          d)風險評價,評定風險等級;
                          e)對于未達到可容許風險級別的,采取措施降低風險。
                          注:可容許風險受諸多因素影響,見GB/T 22696.1。
                      圖片

                      6 人員密集場所電氣安全因素識別


                      6.1 一般原則
                       除GB/T 24612(所有部分)規定的安全因素外,根據人員密集場所的基本特征(見4.2)和電氣安全風險來源(見4.3)識別安全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與人員接觸相關的安全因素;
                          ——根據人員密集場所的基本特征,宜附加考慮的因素。

                      6.2 識別危險源


                          危險源的識別除按GB/T 22696.2-2008中4.3的規定進行考慮外,還宜考慮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識別主要危險源發生危害時對周邊設備、設施的影響,發生連鎖事故的可能性;
                          ——識別主要危險源發生危害時由于人員密集而產生的風險疊加的可能性。

                      6.3 識別人員接觸相關的安全因素


                      6.3.1 導體的基本絕緣
                          人員不宜直接接觸導體的基本絕緣表面。
                      6.3.2 可接觸的與導體相關的外殼
                          人員可接觸的與導體相關的外殼宜滿足:
                          ——絕緣外殼與基本絕緣構成雙重絕緣;
                          ——金屬外殼單獨接地。
                          可接觸外殼的溫升宜符合GB/T 22697(所有部分)的規定。
                          外殼防護按GB/T 4208-2017的要求,側重考慮第一位特征數字小于3的防護要求。
                      6.3.3 機械結構的穩定性
                          機械結構及強度宜滿足長期且頻繁地承受機械應力的能力。例如:
                          ——承壓,單位面積承受的壓力;
                          ——碰撞,包括撞擊;
                          ——拉力作用;
                          ——振動。
                      6.3.4 電源、插座
                          移動式電源、電源插座等宜滿足:
                          ——便攜式的配電盤和攜帶式電源配電裝置宜具有足夠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的電源插座供電,并采用過電流裝置和附加保護措施進行保護;
                          ——公眾不接近過電流和剩余電流保護裝置、電源插座;
                          ——提供設備接地導線連接用的裝置。
                      6.3.5 臨時用電裝置
                          臨時用電裝置的臨時布線和安裝,宜防止被公眾接觸,僅在必要的時間限制內允許使用,完成預定工程或其執行的任務后,臨時布線立即拆除。宜附加考慮(但不限于):
                          ——支路:提供過電流和剩余電流保護,布線不宜有物理損傷;
                          ——插座:宜設置接地端子,且不宜連接到多股臨時照明線路的同一根非接地導線上;
                          ——斷電裝置:宜安裝斷路開關或插頭,使所有非接地導體的每個臨時支路斷開連接;
                          ——燈具保護:所有通用照明裝置的光源宜有保護罩保護,防止意外接觸或漏電;
                          ——防止意外損傷:軟線和電纜宜防止意外損傷,避免尖銳的棱角和凸出;當穿越易受機械損傷場所時,宜提供保護防止損傷;
                          ——電纜組件、軟線和電纜宜間隔支撐避免物理損傷。

                      6.4 附加考慮的安全因素


                      6.4.1 固定導線(導體)連接點
                          固定導線(導體)連接點包括(但不限于):
                          ——由導體、導線(電纜線芯)和螺釘連接的連接點;
                          ——由導線(電纜線芯)、導線(電纜線芯)和螺釘連接的連接點;
                          ——由導線(電纜線芯)和導線(電纜線芯)鉸接的連接點。
                      6.4.2 活動導線(導體)連接點
                          活動導線(導體)連接點包括(但不限于):
                          ——由連接導線的插片與導體連接的活動連接點;
                          ——由導體與導體彈性連接的活動連接點;
                          ——可拆卸的導線(導體)和導線(導體)連接片連接的活動連接點。
                      6.4.3 布線
                          布線系統宜附加考慮長期且頻繁地承受機械應力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承壓,單位面積承受的壓力;
                          ——碰撞,包括撞擊;
                          ——拉力作用;
                          ——振動。
                      6.4.4 接地
                          接地及其系統宜附加考慮(但不限于):
                          ——人員是否接觸任何接地線、接地端子;
                          ——靜電消除接地是否連接到用電系統的接地回路中。
                      6.4.5 加強絕緣的結構及強度
                          加強絕緣的結構及強度宜滿足長期且頻繁地承受機械應力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承壓,單位面積承受的壓力;
                          ——碰撞,包括撞擊;
                          ——拉力作用;
                          ——振動。
                      6.4.6 導體發熱
                          導體發熱宜附加考慮(但不限于):
                          ——導體載流量是否在允許范圍內;
                          ——是否存在短時間熱量無法散出(傳導或輻射);
                          ——是否僅依靠導體本身傳輸熱量;
                          ——環境給導體散熱產生的熱阻。
                      6.4.7 絕緣材料的耐熱
                          絕緣材料發熱宜附加考慮(但不限于):
                          ——對絕緣老化的影響,致使絕緣壽命降低;
                          ——對局部放電的影響,致使絕緣水平降低。
                          絕緣結構發熱宜附加考慮(但不限于):
                          ——對絕緣老化的影響,致使絕緣結構的機械強度及絕緣壽命降低;
                          ——對局部放電的影響,致使絕緣水平降低。
                      6.4.8 熱保護
                          熱保護宜附加考慮(但不限于):
                          ——終端用電接入的熱保護;
                          ——布線系統的熱保護;
                          ——預防火災蔓延的措施。
                      6.4.9 電源緊急切斷
                          電源緊急切斷宜附加考慮:
                          ——任何自動保護條件下是否均設置手動電源緊急切斷按鈕,且該設置能被安全使用,不會引起二次危害;
                          ——對計算機系統信息存儲、信息安全的影響。
                      6.4.10 人體工效
                          人體工效宜附加考慮(但不限于):
                          ——預期使用者個體差異對風險的影響程度;
                          ——工作場所的空間對操作者的姿勢和活動空間的影響;
                          ——工作速率和模式對操作者的潛在影響;
                          ——減小操作者人為失誤帶來的風險;
                          ——人機界面的設計需考慮操作者的特征,包括如何獲取或處理信息,是否能安全有效的操作;
                          ——工作場所的操作環境對操作者產生的影響,包括視覺因素、聽覺因素、振動因素、熱因素等。

                      圖片

                      7 風險預估


                          識別危險后,通過測定傷害的嚴重程度和發生傷害的可能性進行風險預估。其中,傷害的嚴重程度由傷害的程度(用S表示)和傷害的廣度(用F表示)進行預估,發生傷害的可能性由避免或限制傷害的可能性(用P表示)進行預估,最終確定風險指數,見圖2。
                          a)傷害的程度,包括:
                              1)輕微(正??赡婊蚨唐趦瓤尚迯停?,用S1表示;
                              2)高度(正??赡婊蜷L期內可修復),用S2表示;
                              3)嚴重(正常不可逆或不可修復)或死亡,用S3表示;
                          b)傷害的廣度,包括:
                              1)極少-較少暴露和/或短時間暴露,用F1表示;
                              2)頻繁-持續暴露和/或長時間暴露,用F2表示;
                          c)避免或限制傷害的可能性,包括:
                              1)可能避免,用P1表示;
                              2)不大可能避免,用P2表示。
                          根據1~5的風險指數,風險等級可依次劃分為稍有風險、輕度風險、中度風險、高度風險和嚴重風險5個等級。
                      圖片

                      8 風險評價


                          風險預估后,通過風險評價評定是否需要風險降低。風險評價可根據以下內容進行:
                          ——人員密集場所的基本信息;
                          ——圖2確定的風險指數和風險等級;
                          ——人員要素;
                          ——防護措施的可靠性、防護措施失效的可能性、防護措施的維持能力;
                          ——使用信息;
                          ——當前社會價值;
                          ——風險降低原則等。

                      9 風險降低


                      9.1 一般原則
                          通過消除危險,或降低危險的下述兩個因素(單獨或同時),實現風險降低:
                          ——傷害的嚴重程度;
                          ——發生傷害的可能性。
                      9.2 風險降低措施
                      9.2.1 固有安全設計措施
                      9.2.1.1 關于電源及其配電
                          人員密集場所的用電設備供配電系統的設計,宜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如設置過電流和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故障滅弧保護器等。
                      9.2.1.2 關于用電設備
                          宜考慮人員密集場所的基本特征,設計采取必要保護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靠近可燃物時,采取隔熱、散熱等保護措施;
                          ——優選不燃材料作隔熱保護;
                          ——燈具等可能長期發熱的電器不宜直接安裝在可燃裝修材料或可燃構件上;
                          ——外殼防護等級設計充分考慮場所的人員聚集、流動及特殊環境下的安全保障等。
                      9.2.2 安全防護和(或)補充保護措施
                          如果通過固有安全設計措施不能消除危險或充分地降低風險,可使用安全防護和(或)補充保護措施來減小風險。相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用于防止進入危險區的固定的擋板、護欄或圍墻等固定式安全防護裝置;
                          ——防止進入危險區的聯鎖防護;
                          ——防止靠近危險設備的防護罩或外殼;
                          ——緊急停止措施;
                          ——用于隔離和消散能量的閉鎖等措施;
                          ——甄別人員活動信息,實現進入危險區域的預警、異常行為報警、異常狀態報警等功能;
                          ——應急救援處置措施,包括應急預案和應急疏散預案等;
                          ——采用紅外熱像、可視圖像采集、故障分析、數據處理等技術手段進行電氣安全檢測;
                          ——風險預警及險情信號,包括:危險警示標識、危險報警裝置、險情聽覺信號、險情視覺信號、險情語音信號等;
                          ——周期性維護、狀態維護或故障檢修(見9.2.3)。
                      9.2.3 維護維修建議
                          根據人員密集場所的基本特征(見4.2)和電氣安全風險來源(見4.3),電氣設備及系統的維護維修宜嚴于一般場所,可考慮(但不限于):
                          ——適當縮短維護維修的周期;
                          ——對維護周期的預估;
                          ——對安全狀態的監測;
                          ——維護維修的內容可有所側重,例如:磨損率、使用壽命、故障率特點等。
                      9.2.4 信息
                          盡管采用了固有安全設計措施、安全防護和(或)補充保護措施,但風險仍然存在時,宜補充相關的說明、提示類等信息。
                          ——說明信息,宜通過標示在電氣設備或系統上的銘牌等,和(或)隨電氣設備或系統一起交付的說明書等提供說明信息。
                          ——提示信息,宜通過安全標志、警示標志、險情信號等提醒注意風險。
                          考慮到人員密集場所的特征,上述方式宜在一般場所基礎上有所加強。

                      10 文件


                          人員密集場所進行電氣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獲得的信息對以后的維護維修是至關重要的,相關過程和結果宜形成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安全因素;
                          ——識別出的危險源;
                          ——發生危險概率和后果嚴重程度的評估過程和結果;
                          ——風險等級評定;
                          ——風險評估依據的信息;
                          ——實施風險降低的目標;
                          ——風險降低措施;
                          ——殘余風險;
                          ——風險評價的結果。
                      国产无码网站_国产三级久久久久久久18_亚洲高清在线_91久久久久久熟女
                        <var id="tavsd"></var>
                            <delect id="tavsd"></delect><samp id="tavsd"></samp>
                            <delect id="tavsd"></delect><delect id="tavsd"></delect><delect id="tavsd"><div id="tavsd"><label id="tavsd"></label></div></delect>
                                  <label id="tavsd"></label>
                                          <delect id="tavsd"></delect>